申花双子星分道扬镳!于汉超末节爆发扛大旗,杨旭扎根青训誓胜日本_足球_1_亚冠
上海虹口足球场,老球迷们津津乐道着当年于汉超和杨旭这对“虹口锋线双子星”的默契配合,他们总能凭借精妙的二过一战术撕开对手的防线。时光荏苒,如今,两位老将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们的选择,也映射出中国足球两种不同的未来。
当38岁的于汉超在中超收官战中,用一记石破天惊的凌空抽射,为上海申花保留着争夺冠军的希望时,他的老搭档杨旭,正蹲在上海一处青训球场的边线旁,目光专注地盯着小球员们脚趾触球的角度,一丝不苟地进行指导。
![]()
2025赛季,身披申花20号战袍的于汉超,书写了一段属于老将的传奇。他多数时候以替补身份登场,却贡献了9粒进球和3次助攻的耀眼数据。中超第26轮对阵天津津门虎,替补登场仅仅两分钟,他便梅开二度,帮助球队逆转取胜;超级杯决赛面对上海海港,更是在第94分钟挺身而出,扳平比分,为球队最终捧起冠军奖杯埋下了伏笔。据德国转会市场显示,他的合同将持续到2027年,届时年满40岁的他,或许将成为中国足坛名副其实的“活化石”。申花更衣室里,于汉超的衣柜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战术笔记。队长吴曦透露,每次训练结束后,于汉超都会额外加练100次射门,他那近乎严苛的职业态度,让队中的00后年轻球员们都感到汗颜。2024赛季,他达成了申花生涯百场里程碑,2025年,又成为了亚冠赛场上单场传射最年长的球员,打破了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的纪录。主教练斯卢茨基更是毫不掩饰对于汉超的欣赏,称他为“不需要动员的核武器”。
与于汉超的坚守相比,杨旭的选择则显得更加具有颠覆性。2023年4月,在宣布退役后,他并没有像大多数退役老将那样转型成为职业队的教练,而是在上海创立了一家名为“朝日”的青训俱乐部。这个名字寓意着“初升的太阳”,也暗含着他对标日本足球的决心。他的训练场上,醒目地张贴着日文指示牌,日本教练高桥亮也正在悉心指导着年仅6岁的孩子们如何使用第三脚趾控球。杨旭的儿子们也在队伍之中,每天放学后都要额外进行折返跑的加练。杨旭的青训基地,更像是一座精密的足球实验室。他聘请的日本教练冨田幸嗣,曾培养出三笘薫这样的优秀球员。俱乐部课程表上,详细地划分了“目的性带球”、“跑姿纠正”等科目,甚至还有针对雨天湿滑场地的专属训练。中国足协主席宋凯曾连续观摩了三个小时的课程后,感慨万千地表示:“日本孩子在小学六年级之前,技术就已经像使用筷子一样自然流畅,而我们还在教孩子们如何停球。”
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背后,是中国足球人才断层的现实拷问。于汉超的每一次突破,依旧能够点燃全场球迷的热情,他的83个中超进球,已经追平了归化球员高拉特,位列历史射手榜前十。而杨旭则在北京一所小学的公益赛上,耐心指导着孩子们射门。他笑着说:“当年我踢飞单刀,会被球迷们骂作是虐菜前锋,现在孩子们输给日本队0比5,都没人责骂他们,因为大家终于明白,问题不在于比分本身。”
于汉超的辉煌,也折射出申花阵容年轻化的矛盾。由朱辰杰和蒋圣龙组成的00后中卫双子星,正遭遇着伤病困扰,而俱乐部董事长谷际庆坚持“中卫位置不引进外援”的承诺,更让老将于汉超的稳定发挥显得尤为珍贵。与球队合同将在2027年到期的于汉超,他的每一场比赛,都在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老将极限的定义。
![]()
与此同时,杨旭的朝日俱乐部,却刻意与“功利青训”划清界限。他拒绝让8岁的孩子练习长传冲吊,而是安排他们每周与日本小学生进行三场高强度的比赛,输球后还要额外进行35分钟的折返跑加练。他的大儿子已经进入了J联赛的梯队,二儿子则在俱乐部里担任“小助教”,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孩子同样能够适应技术流足球。朝日俱乐部的墙上,挂着的不是奖杯和锦旗,而是日本青少年联赛的战术分析图,以及一句醒目的标语:“用日本技术打败日本球队”。
![]()
从辽宁双星到申花王牌,再到如今人生道路上的分岔口,这对昔日锋线搭档的轨迹,折射出了中国足球转型的阵痛。当于汉超在补时阶段绝杀对手时,杨旭正一丝不苟地记录着学员们的触球数据。他们的手机里,仍然保存着多年前的合影,但对于他们而言,足球早已成为了不同的战场。一个在顶级联赛燃烧着自己的余热,一个则在足球的基础土壤里播种着希望的新生。申花俱乐部的荣誉室里,于汉超带来的足协杯和超级杯奖杯,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