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收购风波:沙特传闻、阿联酋财团与关联交易疑云,格雷泽家族的出售困局_阿尔谢赫_欧洲足联欧洲联赛_欧联

作者: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2025-10-22 07:16:54阅读次数:0

当吉姆・拉特克利夫爵士与阿夫拉姆・格雷泽并肩出现在欧罗巴联赛决赛的看台上时,曼联球迷的目光却早已超越赛场本身 —— 这支英超豪门的 “出售大戏” 已持续两年有余,近期沙特拳击推广人图尔基・阿尔谢赫的 “爆料”、阿联酋财团的 “隐秘接触”,以及前曼城财务顾问的 “关联交易警告”,让这场关乎曼联未来的资本博弈愈发扑朔迷离。从格雷泽家族 2022 年首次释放出售信号,到如今 “新投资者谈判进入后期” 的传闻再起,曼联的归属不仅牵动着全球数亿球迷的心,更折射出足坛资本版图中 “国家主权基金”“俱乐部竞争” 与 “金融监管规则” 的复杂交织。这场收购风波背后,既有球迷对 “后格雷泽时代” 的期待,也暗藏着资本博弈的重重陷阱。

图片

一、风波起点:沙特传闻的 “狂欢与澄清”,球迷的希望与失落

曼联的 “出售传闻” 从未像 2024 年下半年这般密集。沙特拳击推广人图尔基・阿尔谢赫的一条 X 平台推文,率先将曼联的收购话题推向舆论高潮 —— 这位在中东体育圈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以 “球迷视角” 抛出的 “曼联出售进入后期” 言论,瞬间点燃了全球红魔球迷的期待,却也在 24 小时后迎来戏剧性反转。这场 “传闻 - 澄清” 的闹剧,不仅暴露了曼联收购进程的透明度缺失,更折射出球迷对格雷泽家族统治的深层不满。

(一)阿尔谢赫的 “爆料”:从 “轰动足坛” 到 “紧急澄清”

2024 年 10 月中旬,图尔基・阿尔谢赫在 X 平台发布的一条推文,成为曼联收购风波的 “导火索”。他写道:“今天我听到的最好的消息是,曼联目前正处于完成出售给新投资者的交易的后期阶段 —— 我希望他比之前的老板更好。” 这条看似随意的 “球迷式感慨”,却因阿尔谢赫的特殊身份引发轩然大波。

作为沙特阿拉伯知名拳击推广人,阿尔谢赫与沙特体育投资基金(PIF)有着间接关联 ——PIF 正是英超纽卡斯尔联的实际控制方。此前,关于 “沙特资本有意收购曼联” 的传闻从未间断,而阿尔谢赫的言论,被外界解读为 “沙特资本即将入主” 的 “信号”。消息传出后,曼联美股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一度上涨 3.2%,社交媒体上 “告别格雷泽” 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不少球迷在老特拉福德球场外聚集,举着 “感谢沙特,拯救曼联” 的标语,期待球队能迎来 “不差钱” 的新老板。

然而,这场 “狂欢” 仅持续了不到 24 小时。随着外界对 “阿尔谢赫是否代表沙特资本” 的质疑声越来越大,以及英超联盟私下就 “潜在关联交易” 向曼联施压,阿尔谢赫不得不紧急发布 “澄清声明”。他在第二条推文中强调:“我昨天关于曼联潜在出售的帖子意味着一件事:俱乐部正处于与新投资者的高级谈判阶段。需要澄清的是,我不是投资者,他们也不是我国家的。我只是以粉丝的身份发帖,希望这笔交易能够达成,尽管它不一定会发生。”

这份澄清直接浇灭了 “沙特资本入主” 的希望,也让曼联球迷陷入失落。有球迷在 X 平台留言:“从天堂到地狱只需要 24 小时,格雷泽到底还要折磨我们多久?” 更有媒体指出,阿尔谢赫的 “乌龙爆料” 并非偶然 —— 其背后反映出曼联收购进程的 “混乱与不透明”,格雷泽家族既未主动披露谈判进展,也未对传闻进行官方回应,导致外界只能通过 “碎片化信息” 猜测,进一步加剧了舆论混乱。

(二)格雷泽家族的 “拖延战术”:两年出售路,为何迟迟无果?

事实上,曼联的 “出售计划” 早在 2022 年 11 月就已启动。当时,格雷泽家族发布声明称,“正在探索包括出售俱乐部、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多种选项”,引发全球资本关注。据《福布斯》报道,当时有意参与竞标的包括沙特 PIF、英国富豪拉特克利夫旗下的英力士集团,以及美国的埃利奥特投资集团等,估值一度高达 60 亿英镑。

但两年过去,曼联的出售却始终 “雷声大,雨点小”。2023 年 4 月,格雷泽家族曾宣布 “暂停出售进程”,理由是 “竞标报价未达到预期”;2024 年以来,虽有 “拉特克利夫增持股份”“中东财团接触” 的传闻,但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此次阿尔谢赫的 “爆料” 与澄清,不过是两年 “出售拉锯战” 的又一缩影。

为何格雷泽家族迟迟不愿放手?核心原因在于 “估值预期与市场报价的差距”。格雷泽家族认为,曼联作为全球商业价值最高的足球俱乐部之一(2024 年《德勤足球财富榜》显示,曼联营收达 6.8 亿欧元,排名全球第二),估值应不低于 70 亿英镑;但潜在投资者却认为,曼联近年来竞技成绩下滑(连续 5 年无缘英超冠军,2023-24 赛季仅获欧联杯资格)、薪资结构臃肿(周薪超 20 万英镑的球员达 8 人),实际价值远低于格雷泽的预期。此外,格雷泽家族通过 “股息分红”“杠杆收购” 等方式已从曼联榨取超 10 亿英镑利润,对 “快速变现” 的需求并不迫切,这也导致他们在谈判中始终保持 “强硬姿态”。

对球迷而言,格雷泽家族的 “拖延战术” 早已引发不满。自 2005 年格雷泽以 “杠杆收购” 方式入主曼联以来,俱乐部债务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截至 2024 年 6 月,曼联净债务仍达 5.2 亿欧元),而在引援、青训等关键领域的投入却远低于曼城、利物浦等竞争对手。此次 “出售传闻” 反复拉扯,进一步加剧了球迷与管理层的矛盾 ——10 月下旬,曼联球迷组织 “红魔信托” 发起 “罢买周边” 运动,呼吁球迷抵制购买俱乐部官方商品,以此向格雷泽家族施压,要求其 “尽快明确出售态度”。

二、新主角登场:阿联酋财团的 “隐秘接触”,关联交易的 “致命风险”

在 “沙特资本” 的传闻降温后,另一个名字逐渐浮出水面 —— 阿联酋财团。据《泰晤士报》《足球内幕》等多家英国媒体报道,一家 “未透露姓名的阿联酋财团” 已与曼联管理层在伦敦举行 “秘密会议”,探讨收购格雷泽家族持有的 69% 股份的可能性。然而,这一消息随即引发新的争议:前曼城财务顾问斯特凡・博尔森公开警告,若阿联酋财团入主,可能涉及 “关联交易”,违反英超联盟规则,给曼联带来 “灾难性后果”。

(一)阿联酋财团的 “神秘面纱”:谁在背后推动?

关于这家 “阿联酋财团” 的身份,目前尚无官方披露,但媒体通过多方信源勾勒出大致轮廓。据《足球内幕》报道,该财团由 “阿联酋王室成员牵头,联合当地多家投资公司组成”,资金实力雄厚,此前曾参与收购欧洲多家体育俱乐部(包括法甲尼斯、葡超本菲卡的部分股份),但从未涉足英超。

为何阿联酋财团会选择此时接触曼联?核心原因有两点:一是 “英超的商业价值”—— 尽管曼联近年竞技成绩下滑,但仍是全球拥有球迷最多的俱乐部之一(据曼联官方数据,全球球迷数量超 11 亿),商业赞助、转播权收入潜力巨大,对阿联酋财团而言,收购曼联不仅是 “体育投资”,更是 “提升国家影响力” 的重要途径;二是 “与沙特资本的竞争”—— 沙特 PIF 已通过收购纽卡斯尔联在英超站稳脚跟,作为中东地区的 “竞争对手”,阿联酋希望通过收购曼联,在 “体育外交” 中与沙特形成制衡。

值得注意的是,该财团此次采取 “低调接触” 的策略,并未像沙特 PIF 那样公开表达兴趣。据接近曼联管理层的知情人透露,双方在伦敦的会议 “仅持续了 2 小时”,讨论的内容包括 “收购价格(初步报价约 60 亿英镑)、股份转让方式(全现金收购或部分股权置换),以及未来的投资计划(包括球场翻新、引援预算等)”。但由于格雷泽家族坚持 “不低于 65 亿英镑的估值”,双方尚未达成共识。

此外,该财团还面临 “内部意见分歧” 的问题。据《泰晤士报》报道,财团内部有部分投资者对 “收购曼联” 持谨慎态度,认为 “曼联目前的管理混乱、球迷矛盾尖锐,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更倾向于 “先收购部分股份,观察运营情况后再决定是否全面接手”;但牵头的王室成员则主张 “全现金收购,快速掌控俱乐部”,双方仍在进一步协商中。

(二)博尔森的 “警告”:关联交易为何成 “致命陷阱”?

就在阿联酋财团与曼联接触的消息传出后,前曼城财务顾问斯特凡・博尔森的 “泼冷水” 言论,给这场潜在收购蒙上阴影。博尔森在接受《足球内幕》采访时直言:“说实话,我觉得这一切都不太可能。我可能完全错了。这会立即引发一些与关联方交易相关的潜在问题。”

所谓 “关联交易”,是指英超联盟《俱乐部准入规则》中明确禁止的 “同一实体或个人控制两家及以上英超俱乐部” 的行为。博尔森担忧的核心在于:阿联酋与沙特在 “国家资本层面存在诸多合作”,而沙特 PIF 已控制纽卡斯尔联,若阿联酋财团收购曼联,可能存在 “资本交叉持股” 的情况,导致两家俱乐部形成 “关联关系”,违反英超规则。

“我还没有深入研究过阿联酋可能涉及的各方,但我们知道沙特和阿联酋都在国内投资了许多相关业务,因此很多事情不仅仅是关联方交易,而且可以是关联方交易。” 博尔森进一步解释道,“比如,阿联酋的某家投资公司可能与沙特 PIF 共同持有某家企业的股份,或者双方在能源、金融领域有深度合作,这种‘隐性关联’一旦被英超联盟查实,曼联和纽卡斯尔联都可能面临处罚,包括扣分、取消参赛资格等。”

博尔森的警告并非没有依据。2023 年,英超联盟曾对 “纽卡斯尔联与沙特 PIF 的关系” 展开调查,尽管最终认定 “PIF 与纽卡斯尔联不存在实际控制关系”,但也出台了更严格的 “关联交易审查规则”,要求收购方必须 “全面披露资金来源与关联企业”。此次阿联酋财团若要收购曼联,必须通过英超联盟的 “所有者和董事测试(OADT)”,证明其与其他英超俱乐部 “无任何关联”,这无疑会增加收购的难度。

此外,博尔森还提出了三个 “关键疑问”,直指曼联收购进程的 “不合理之处”:“第一,两年前格雷泽就启动过出售流程,当时为何没有这家阿联酋财团的身影?现在突然出现,其资金来源和收购动机是否合理?第二,如果谈判真的进入‘后期阶段’,他们是如何做到完全保密的?要知道,曼联是美股上市公司,重大交易进展必须向纽约证券交易所披露,为何至今没有官方公告?第三,潜在报价是否真的能达到格雷泽的预期?比如 33 美元 / 股(约 24.58 英镑 / 股),这比当前曼联股价(约 28 美元 / 股)高出 17.9%,是否符合市场规律?”

这些疑问,不仅让外界对阿联酋财团的 “诚意” 产生怀疑,也让曼联球迷对 “新老板能否带来改变” 感到担忧。有球迷在曼联官网留言:“我们不需要另一个‘与竞争对手有关联’的老板,无论是沙特还是阿联酋,只要能真正为曼联投入,解决债务问题,提升竞技成绩,才是我们想要的。”

三、多方博弈:英超联盟的监管、球迷的抗争与曼联的未来

曼联的收购风波,早已不是 “格雷泽家族与潜在投资者” 的双边谈判,而是涉及 “英超联盟、球迷组织、金融监管机构” 的多方博弈。英超联盟的 “规则红线”、球迷的 “舆论压力”,以及纽约证券交易所的 “信息披露要求”,都在制约着收购进程的走向。这场博弈的结果,不仅将决定曼联的 “归属”,更可能重塑英超的 “资本格局”。

图片

(一)英超联盟的 “两难处境”:既要 “吸引资本”,又要 “维护公平”

对英超联盟而言,曼联的收购既是 “机遇” 也是 “挑战www.big.gov.cn.ouguani.org.cn”。一方面,中东资本的涌入(无论是沙特还是阿联酋),能为英超带来 “巨额投资”,提升联赛的全球影响力 —— 纽卡斯尔联被沙特 PIF 收购后,两年内投入超 3 亿英镑引援,从 “保级队” 跃升至 “欧冠资格竞争者”,就是最好的例子。英超联盟也希望通过曼联的收购,吸引更多 “优质资本” 进入,进一步巩固 “全球第一足球联赛” 的地位。

但另一方面,英超联盟又必须 “严防关联交易”,维护联赛的 “公平竞争环境”。如果阿联酋财团与沙特 PIF 存在 “隐性关联”,那么曼联与纽卡斯尔联可能会在 “转会市场、比赛策略” 等方面形成 “协同效应”,损害其他俱乐部的利益。因此,英超联盟在 “审核收购案” 时,必须保持 “严格态度”,确保收购方符合《俱乐部准入规则》。

据《每日邮报》报道,英超联盟已成立 “专项审查小组”,密切关注曼联的收购进展,并要求格雷泽家族 “及时提交潜在投资者的背景信息”。审查小组的核心工作包括三点:一是 “资金来源核查”,确认投资者的资金是否来自 “合法渠道”,是否存在 “洗钱、腐败” 等问题;二是 “关联关系排查”,通过大数据分析,排查投资者与其他英超俱乐部、企业的 “隐性关联”;三是 “未来运营计划评估”,确保新老板能 “遵守英超规则,为俱乐部长期投入,而非短期套现”。

不过,英超联盟的 “监管能力” 也面临质疑。2023 年对纽卡斯尔联的调查,最终以 “无法证明关联关系” 告终,被外界批评为 “监管不力”。此次面对阿联酋财团的 “隐秘资本”,英超联盟能否 “穿透复杂的股权结构”,查明真相,仍是未知数。有媒体指出,英超联盟可能会邀请 “第三方独立机构” 参与审查,如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 “提升审查的公信力”。

(二)球迷组织的 “抗争”:从 “舆论施压” 到 “实际行动”

在曼联的收购风波中,球迷组织始终是 “不可忽视的力量”。自格雷泽家族 2005 年入主以来,曼联球迷的 “反格雷泽运动” 从未停止,而此次收购风波,更是让球迷的 “抗争” 达到新的高潮。

目前,曼联主要的球迷组织包括 “红魔信托”“曼联球迷联盟”“反格雷泽抗议小组” 等,这些组织通过 “舆论造势、现场抗议、商业抵制” 等多种方式,向格雷泽家族施压,要求其 “尽快出售俱乐部,且选择真正为曼联着想的新老板”。

具体来看,球迷组织的 “抗争行动” 主要包括三点:一是 “舆论造势”—— 通过社交媒体、球迷论坛等平台,发布 “格雷泽家族掏空曼联” 的证据(如历年股息分红数据、债务增长曲线),呼吁全球球迷 “联合起来,抵制格雷泽”;二是 “现场抗议”—— 在曼联的主场比赛前,球迷会在老特拉福德球场外举着 “格雷泽滚蛋”“我们要真正的老板” 等标语,甚至在比赛中 “静默 10 分钟”,以表达不满;三是 “商业抵制”——“红魔信托” 发起 “罢买周边、罢看转播” 的运动,呼吁球迷不要购买曼联官方球衣、周边商品,拒绝订阅付费转播频道,以此减少俱乐部的商业收入,倒逼格雷泽家族 “妥协”。

这些行动,已对曼联的 “商业价值” 产生影响。据《福布斯》报道,由于球迷的 “抵制运动”,曼联 2024-25 赛季的球衣销量较上赛季下降 12%,赞助收入也减少了 800 万欧元。有赞助商私下表示,若曼联的 “收购风波” 持续发酵,可能会 “重新评估与曼联的合作关系”,甚至 “提前终止赞助合同”。

此外,球迷组织还在 “积极参与收购进程”。“红魔信托” 已与潜在投资者(包括拉特克利夫的英力士集团、阿联酋财团)进行 “非正式接触”,提出 “球迷权益保障条款”,包括 “设立球迷代表董事会席位”“限制股息分红比例”“承诺每年至少 1.5 亿英镑引援预算” 等。“我们不关心新老板来自哪个国家,有多少钱,我们只关心他们是否真的为曼联着想,能否解决格雷泽留下的问题。” 红魔信托主席伊恩・斯特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新老板不能满足这些条款,我们将继续抵制。”

(三)曼联的 “未来走向”:三种可能与潜在风险

综合目前的信息,曼联的收购进程可能面临 “三种结局”,每种结局都伴随着不同的 “风险与机遇”。

第一种结局:“阿联酋财团成功收购”。若阿联酋财团能满足格雷泽家族的估值要求(65 亿英镑左右),并通过英超联盟的 “关联交易审查”,那么曼联将迎来 “中东资本时代”。新老板可能会 “注入巨额资金”,用于翻新老特拉福德球场(预计耗资 3 亿英镑)、清理臃肿薪资结构(如出售安东尼、桑乔等高薪低能球员),并在转会市场上 “追逐顶级球星”(如前文提到的尤文中场伊尔迪兹)。但风险在于,若阿联酋财团与沙特 PIF 存在 “隐性关联”,可能会在未来面临英超联盟的 “处罚”,甚至影响曼联的 “参赛资格”;此外,中东资本的 “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