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森离成为NBA球星有多远?拓媒解析四大障碍:克林根是其中之一_比赛_1_CBA
在季前赛的第二场比赛中,杨瀚森迎来了个人爆发,他在17分钟内拿下16分、4个篮板和3个盖帽。北京时间10月12日,开拓者队的记者Reese Kunz在文章中分析了杨瀚森未来的前景。Kunz认为,杨瀚森想要成为开拓者的明星球员,仍然面临四大挑战,以下是他的详细解析:
1. 犯规问题
“只有上场,才有表现的机会。”这句话通常用来形容容易受伤的球员,但同样适用于杨瀚森,尤其是他刚进入NBA时的犯规问题。在对阵金州勇士的季前赛首秀中,杨瀚森仅出场21分钟便因犯规满额被迫下场;而在对阵萨克拉门托国王队的比赛中,尽管表现有所改进,他仍然在17分钟内就犯规5次。
在进入NBA之前,外界对杨瀚森的最大疑虑之一便是他是否能从CBA顺利适应NBA的强度和激烈对抗。从他的初期表现来看,NBA内线的对抗强度显然是他犯规问题的根源。尽管杨瀚森凭借出色的篮球智商经常能站到正确的防守位置,但要想获得更多的上场时间,他必须调整自己的防守方式,避免不必要的犯规。
2. 适应比赛节奏
相比于身体对抗,杨瀚森面临的另一个更大的挑战是适应NBA的比赛节奏。虽然比卢普斯肯定了杨瀚森在训练营中的表现,但他也指出,杨瀚森在适应NBA节奏方面还存在问题。“他表现得不错,训练也很努力。进攻端他的挡拆配合质量高,还展现了组织能力,但NBA的比赛节奏太快,他还没完全适应,”比卢普斯表示,“不过他的球感和篮球智商很优秀,看起来他不会完全脱节,所以表现值得肯定。”
对于身高2米16、体重118公斤的杨瀚森来说,速度永远不会是他的优势。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成为一名速度型球员,而是他如何在保持自己打球风格的同时,避免被快速的比赛节奏所拖累。由于他的打法与约基奇有些相似,杨瀚森被誉为“小约基奇”,他具备成为球队核心球员的潜力,甚至有可能像约基奇一样成为球队进攻的支柱。然而,在此之前,他需要学会掌控比赛节奏,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被动适应节奏。
3. 失误问题
失误问题与杨瀚森适应NBA节奏的能力密切相关。在夏季联赛期间,他场均失误达到3.75次。外界原本期望,在有更多队友能够更好地处理他传球的情况下,失误问题会得到缓解。但从季前赛的表现来看,情况并没有太大改变——前两场季前赛,他的场均失误依然是3.5次。
不过,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失误问题并不是不可接受的——这至少意味着杨瀚森能获得球权,并且敢于主动进攻。正如前面提到的,杨瀚森未来要成为开拓者队进攻的核心,尤其是在弧顶区域创造机会,但在此之前,他必须学会控制失误。当然,这其中有一个微妙的平衡问题:他那有风险的传球和罕见的预判能力,正是他成为潜力新星的关键所在。未来,杨瀚森需要在“敢于传球”和“减少失误”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4. 与多诺万·克林根的竞争
尽管杨瀚森只有20岁,以上问题最终都会随着经验的积累得到解决,但目前他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仍然是角色定位和上场时间。
在对阵国王队的比赛中,杨瀚森曾连续命中三分,这可能意味着开拓者可以尝试让他与克林根搭档组成“双内线”阵容。然而,比卢普斯目前并没有这种打算,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仍然需要在杨瀚森和克林根之间做出选择。
随着克林根体能的提升和艾顿的离队,新赛季他上场的机会预计会增多,这意味着杨瀚森在开拓者队拥挤的前场阵容中的角色空间可能会变得更加狭窄。这无疑是一个两难的局面:杨瀚森需要通过优异的表现来证明自己值得获得更多机会,但有限的上场时间又将影响他的成长。
杨瀚森的未来充满挑战,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适应能力的提升,他仍然有机会成为一名顶级球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