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了?徐正源接触新球队,成都蓉城继续食言,这是真没钱了_外援_现实_薪资
在如今的现实里,成都蓉城的主帅徐正源的去留问题已成为焦点,然而并非续约的消息优先传出,反而出现了“徐正源与云南玉昆谈判”的动向。球队正处在联赛冲冠的关键阶段,外界传言不断,蓉城方面却始终未作正式表态,仿佛在向外界释放一种信号:分歧正在逐步放大。
其实,回溯到两年前的约定:只要球队闯入亚冠,就会为徐正源提供一份为期三年、年薪翻倍的新合约。此前这一条款曾引发一些不愉快,但当时成都蓉城仅仅拿到了亚冠资格赛的入场券,尚未进入正赛。这次,球队在主场淘汰曼谷联、正式跻身亚冠正赛阶段,徐正源再一次改写了四川足球的历史,续约与否已成为俱乐部必须慎重对待的议题。
若严格依照“契约精神”处理,事情本不该如此复杂——按照约定进行薪资调整续签即可。然而在俱乐部当前的经营现实面前,大幅提高薪资显然不现实。实际上,徐正源方面对大幅加薪也并未报以太高期望,毕竟预算有限,打破现有薪资结构的可能性不大。他或许盼望一定幅度的提升,但要实现“翻倍”恐怕不现实。
双方之间更核心的矛盾,实质在于徐正源对球队,尤其是外援引进方面的主导权。长期执教使他与多位球员,尤其外援,建立了极为紧密的关系。像费利佩、罗慕洛等核心球员,均来自他所合作的经纪公司,这意味在蓉城的外援决策中,他享有极高的话语权。
而这份“权力”,恰恰是俱乐部新管理层不愿放手的核心。多数中超球队的外援引进往往由管理层掌控,主教练只具备一定的建议权;但在成都蓉城,情况却相反——徐正源掌控了绝对主导,管理层处于相对被动。在球迷眼中,他是带领球队创造历史的英雄;而在部分管理层看来,他则是一位难以约束、挑战现有权力结构的人选。尤其是在俱乐部面临财政压力、亟需“降本增效”的背景下,这样的矛盾更显难以调和。
讽刺的是:徐正源确实薪资不低,成绩却同样出色;他的经纪公司确实深度参与引援,所引进的外援也有着不俗的表现。降本增效听起来理想,但足球世界里成本与成绩往往呈正相关——成本压缩往往会对战绩产生影响。归根结底,仍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钱。成都当前的财政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切操作的走向。
对徐正源而言,接受与云南玉昆的邀请与否,也是一个艰难的权衡。云南队的阵容实力与俱乐部环境显然不及成都,但别忘了,当初他接手蓉城时,球队并非强队——正是他将球队带到了如今的位置。
如今,双方的立场已不再遮掩。蓉城不肯如约提供新合同,显然是在暗示希望他主动离队;而徐正源也并不恋战,果断寻求新的机会。这便是职业足球的现实——看似没有人情的温度,但在情理之中。
